规划委工作总结

时间:2022-09-12 18:42:38 工作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规划委工作总结范文

  20XX年,老河口市城乡规划局在省住建厅和襄阳市城乡规划局的指导下,在老河口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发挥城乡规划职能,着力提高规划工作水平,为老河口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各项工作亮点纷呈。现总结如下:

规划委工作总结范文

  一、 科学规划,不断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城市发展热点重点,加强对各层次规划的编制管理,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形成以“老丹谷”城市组群协同发展规划为指引,城市规划为主导,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截止20XX年12月,我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30万,城镇化率达55.6%,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

  (一)《老河口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2010年底,在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背景下,老河口市经省住建厅同意开始编制《老河口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

  20XX年3月8日省住建厅组织专家对纲要进行了审查,20XX年7月3日对《老河口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成果进行了评审。

  因“河谷组群”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襄阳市老河口—谷城组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XX年3月27日通过襄阳市规委会审议,对我市的空间布局、交通路网、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老河口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需进行局部调整。目前修改工作已经全部启动,修改完成后可按照法定程序上报省住建厅、省人民政府审批。

  (二)乡镇城乡一体化规划。已完成老河口市孟楼镇、张集镇、竹林桥镇、薛集镇、袁冲乡总体规划的编制、技术审查及报批工作,仙人渡镇总体规划已完成专家技术评审,目前正做最后的修改后可提交审批。

  6 个乡镇总体规划于20XX年6月开始编制,20XX年10月26日召开专家评审会,孟楼镇、张集镇、竹林桥镇、薛集镇、袁冲镇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于20XX年12月19报老河口市人民政府批准。仙人渡镇总体规划因受河谷组群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影响,专家意见待上位规划明确后再启动规划编制。

  目前仙人渡镇总体规划已经完成规划编制,并于20XX年12月10日通过专家评审,拟在月底前完成报批工作。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老河口市酂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已完成规划编制,20XX年4月17日通过专家评审,6月28日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8月8日报市人民政府批准。《老河口市花城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规划编制。

  (四)《“老丹谷”城市组群协同规划》。由省住建厅牵头,按照“省厅推进、市州组织、县市承担”的方式编制《“老丹谷”城市组群协同规划》,目前已签订规划编制合同文本,正在开展资料收集等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五)专项规划。完成了《老河口市户外大型广告规划》、《老河口市十大公共建筑概念性方案设计》、《老河口市中小学布点规划》。启动了《老河口市汉江故道暨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物流及专业市场选址规划。

  二、规范运作,不断提升规划工作效能

  通过不断规范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提高服务质量。20XX年,共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7处,办理面积178258平方米;另通过省级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办理系统办理一处(老河口市陈埠码头选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3处,办理面积1095326.4平方米;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6处,办理面积1279200.46平方米;办理《竣工验收合格证》45处,办理面积586773.6平方米。

  (一)建章立制,不断规范运作流程。为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促进发展,结合当前工作存在机构设置不足、办事程序繁琐、部门协调程度不够等问题,对规划审批办证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规范,补充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内容涵盖了建设项目的选址、办理用地、工程许可证、放线、验线、竣工验收、规划方案的变更、批前批后公示等方面,形成了科学、流畅、简洁的运作程序。制定了《规划许可(审查)“容缺受理”工作规定》、《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制度(试行)》、《老河口市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一对一”服务制度》;修订完善了《业务研究会制度》、《规划公示制度》、《建设工程规划公示牌制度》、《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暂行规定》、《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窗口服务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度,有效推进了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

  (二)严格程序,确保规划审批质量。建立和完善了由规划委员会、专家评审会等组成的一整套规划评审机制,坚持严格按程序操作,坚持集体决策。所有重大规划项目均经过专家评审、规委会审议、分管副市长、市长签批等环节,规划重大问题由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城市建设重大事项由规划委员会审议研究决定;一般性建设项目由规划局业务审批例会研究决定,从而基本形成了“政府决策、规委审查、部门把关、专家咨询、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

  所有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均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襄樊市市区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容积率指标管理暂行办法》,首先出具初步规划条件,经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方出具正式规划条件。对于控规未覆盖的区域,先作用地规划咨询,通过规划咨询出具初步规划设计条件,提交规委会审议通过后出具正式规划条件。20XX年,共召开规划委员会11次,研究讨论议题159个。全年无擅自改变规划设计条件,无因许可失误造成公共利益、内外关系受损或群众投诉现象的发生。

  三、创新机制,推进城乡建设有序发展

  以《城乡规划法》、《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为依据,结合南部新城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工作,较好地保障了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顶层规划,确保规划设计质量。为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坚持顶层设计、顶层规划。重大规划项目均聘请全国各知名大院进行规划编制工作。先后聘请了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总体规划》;聘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河谷组群城市空间战略规划》以及《“老丹谷”城市组群协调发展规划》;聘请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赞阳新区十大公共建筑方案设计》。在十大公共建筑方案设计通过邀标方式分别向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信建筑设计院递请了邀标函及设计任务书。在完成概念性方案征集工作后,经专家技术评审评选出中标方案,并最终确定中标单位。

  (二)简政提速,助推项目快速落地。一是压缩审批时限。为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将规划审批时限在原来基础上压缩至少一半。如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的20天压缩至5天内作出决定;办理《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由法律规定的20天压缩至3天内作出决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法律规定的20天压缩至5天内作出决定。并通过推行容缺受理、补缺发证等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审批速度。二是简化办理环节,以前建设单位在办理每个阶段许可手续均需提供资料,现在简化到凡在办理前期手续时已提供资料的,在办理后期手续时不再重复提供。原来办理一个证件需要反复多次、各个科室重复跑,现在集中在报建大厅一个窗口办理。实行内转外不转,真正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贴心服务。

  为加快工业企业及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方案审批速度,开辟了项目选址和红线范围出图绿色通道,凡招商引资项目、工业企业、民生工程等项目,在经规委会审议定址后,即根据项目需求先出具预红线图,在保证建设项目快速落地的同时,又符合规划审批的程序要求,在履职的同时既提质增效又确保审批质量。

  (三)创新机制,力促服务快捷高效。随着我市行政机构改革规划工作职能的转变,规划工作重心从管理为主变为服务为主,结合“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针对服务对象需求,实行“一对一”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规划服务。一是建立“一对一”联络人制度。各规划分局、规划所在项目通过规委会审议并定址即与所在园区管委会和乡、镇办事处做好对接工作,明确专人,负责项目有关规划局职能范围内相关工作的联络,及时了解并协助解决企业反映的规划需求,为企业提供规划技术支撑。二是制定“四表一卡”。即:《一对一”服务项目情况统计表》、《规划建设项目一对一”服务对应表》、《一对一”服务项目情况反馈表》、《项目跟踪服务记录表》和《服务项目联系卡》,从项目确定实施到最后竣工验收全程跟踪服务,并对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都做好文字记录,登记备案。三是建立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一企一策”的全方位服务制度。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开展绿色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辅导服务、联动服务,不断丰富“一对一”服务内涵。四是健全完善监督机制。把“一对一”服务纳入制度管理,全程监督服务过程,每季度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考核打分,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目前,已与全市80余家企业建立了“一对一”服务机制,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四)部门联动,加强防违控违力度。根据我市《老河口市城市规划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积极配合市城管执法局、各乡镇办事处做好违法建设查处工作。各规划分局、规划所对违法建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告知,并将违法建设的时间、地点、状态以及违法依据表述清楚。建管科对违法建设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迅速认证,及时函告市城管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同时加强了对工业项目建设的管理,凡未按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的,且又未提出变更申请的,在函告相关部门的同时,积极主动与企业沟通,督促、帮助、协调企业尽快按程序办理。

  四、推进“智慧老河口”地理框架建设

  在老河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XX年9月,在已经开展的“数字老河口”地理框架建设基础上,本着“合理规划、优化资源、节约投资”的原则,将“数字老河口”和“智慧城市平台”项目合并建设为“智慧老河口”,计划用三年时间构建“智慧老河口”地理空间框架。

  我局积极与省测绘局对接,老河口市已成为襄阳市首个被湖北省测绘局正式批准列入省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县市级试点城市。项目由省测绘局、襄阳市测绘局、老河口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目前正在项目技术支持单位——省测工程院和湖北地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指导下编制“智慧老河口”总体方案。

  五、以新城新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老河口市“南部新城”控制面积7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产业聚集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文化中心,进入第一方阵的新载体,黄金十年的新平台。

  (一)坚持合理布局,推进产城相融。在新区建设中,坚持产城融合的理念,着力推进商住区和工业园区融合发展,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聚拢人气,将工业园区纳入城市新区规划范围,统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与新区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汉丹铁路为界,城市格局呈“东工西居”格局,路东以工业区为主,路西以商住区为主,使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在规划上合二为一,功能契合。

  (二)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拉大新区框架。重点建设梨花大道、光化大道两条纵向道路,形成城市两条主要发展轴,逐步完善天河路、黄营路(环五路)、竹园路、大桥路等横向道路,从而构筑南部新城“三纵五横”的骨干路网,拉大城市新区框架。

  (三)坚持项目带动,推进新区建设。在新区西侧商住区,以中央商务区、中华梦幻谷等核心项目为引擎,以高速客运站、河谷大桥、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民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带动,围绕这些核心项目进行房地产开发,同时加快推进卢营、陈埠等城中村改造步伐。在新区东侧产业带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产业聚集、功能分区”为导向,以奥星粮油、国泰华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为引领,将经济开发区、科技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循环经济园纳入新区规划范围,统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与新区建设,形成一区多园的格局,推动产业新区发展。

【规划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学委工作总结09-12

大队委工作总结12-08

宿委工作总结11-19

学习委工作总结12-10

学委期末工作总结07-14

小学大队委工作总结10-12

工信委工作总结01-21

老龄委工作总结11-03

大学学委工作总结11-08

工信委的工作总结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