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一对一帮扶工作总结

时间:2020-08-26 11:49:32 工作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精准一对一帮扶工作总结

  各地开展精准一对一帮扶工作,为精准脱贫注入了新活力。那么,精准一对一帮扶工作总结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内容吧!

精准一对一帮扶工作总结

  篇一:精准一对一帮扶工作总结

  20xx年是我市对扶贫开发工作做出重大战略调整的一年,也是实施《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国家、省和黄冈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整村推进和大别山片区为工作平台,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切实抓好产业化扶贫、扶贫搬迁、老区建设、雨露计划、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加大资源整合和扶贫投入力度,圆满完成xx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全面启动。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积极行动,及早部署,快速推动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各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政府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组织开展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编制规划。抽调专门人员,组建规划编制工作专班,结合《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规划》、《麻城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各行业专项规划,编制了《大别山片区麻城市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规划》,谋划了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共策划项目338个,总投资741.65亿元。三是规划衔接。为使我市片区规划的项目能够进入省和国家规划的笼子,市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到省和黄冈市相应部门汇报工作,沟通情况,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20xx年2月13日至15日,住建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江小群副司长一行8人深入麻城蹲点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和现场考察方式,全面了解麻城大别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以及建设需求,共同探讨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发展方向。

  (二)稳步实施整村推进。按照扶贫开发工作"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体要求,我市把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作为今年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已完成14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并报经省扶贫办批准。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每个村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低于100万元,整合投入不低于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总投入达到村平300万元以上。项目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帮扶贫困户和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4个大项,项目计划实施板栗低产林修剪、疏林、回缩、品种改良嫁接400亩;新建养殖小区15个,建猪圈22170,建鸡舍4580,建育种鸡舍450,建羊舍1080;硬化村内道路0.6公里;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42人;帮扶贫困户280户发展种、养、加项目。目前,各类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启动,进展较快,效果良好。

  (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结合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按照"一村一品"、"一片一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坚持连片规划建设,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具有比较优势、能辐射千家万户的蔬菜、板栗、花卉、油茶、特色养殖等特色支柱产业。今年14个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都把培育致富支柱产业作为重点和核心,集中80%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支柱产业发展。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产业化扶贫,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健全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利益联结、分享机制。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利用扶贫贴息资金重点扶持了中林木业、秀荣食品、绿臻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直接带动贫困户增收、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扶贫龙头企业。支持鼓励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资金、技术、信息的整合,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支持了蔬菜、板栗、花卉、油茶、特色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市场信息、技术指导、销售运输等配套服务功能,把开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户生产风险。扎实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充分发挥其在发展特色产业、扶持贫困户方面的积极作用,解决了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难题。

  (四)扶贫到户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召开全市扶贫搬迁工作会议,将今年的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同时对全市登记建档的贫困户新建房屋进行了全面调查,重点对今年新启动重点贫困村的扶贫搬迁居民点建设进行了现场办公。二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扎实开展。2012年6月19日,召开全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在认真总结上半年成绩的基础上,对今年培训的任务、内容、形式、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任务预计在9月底前完成。三是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和扶贫到户贴息工作成效明显。我市3个省级互助资金试点村和15个中彩项目互助金试点村融资总规模291.2万元。其中财政安排资金270万元,吸收农户入股资金21.2万元,吸收入社农民590户,互助资金主要投向蔬菜、药村、板栗、水产和畜禽养殖等产业。目前,我市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健康运行。四是发放贴息资金99万元,采取"企业贷款、政府贴息"的方式支持帮助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发放小额贴息资金48万元,采取"农户贷款、政府贴息"的方式扶持贫困农户,增大群众的就业面,促进农民增收等措施,有效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化,解决农户发展企业生产上资金不足等困难。按照"超前谋划,做好项目储备"的工作原则,根据产业和贷款规模,要求每个贷款规模在100万元以上,全市各乡镇正在积极做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扶贫贴息项目储备工作。五是贫困人口档案实施动态监测管理,按照2300元的扶贫标准,对扶贫对象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对脱贫人口及时退出,对返贫人口及时纳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源的效益。

  (五)扎实开展老区建设工作。完成9个老区建设重点村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并报经省扶贫办批准。对全市9个老区建设重点村,实地考察、筛选、编制2012年老区建设项目,确定我市今年老区建设项目分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培训3大类13个项目,总投资419万元,其中省级安排204万元,地方配套215万元。项目计划新建150标准猪场9栋,新建标准化养鸡场2栋;发展大棚蔬菜50亩;整治大棚蔬菜排水渠道600米;硬化村级公路4.2公里,2012年5月所有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实施。

  (六)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扶贫开发会议精神。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省两个《纲要》,一是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一次扶贫办公会。3月15日,市政府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传达全省会议精神,听取扶贫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二是召开了片区开发启动大会。4月23日,我市召开新一轮扶贫攻坚动员大会,会议传达了中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十一五"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对新一轮扶贫攻坚进行了全面部署。三是召开了一次整村推进现场会。我市在歧亭镇召开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现场会,与会人员参观了现场,总结了经验,部署了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整村推进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四是一系列举措加强扶贫宣传。市扶贫办与市广电局联合,制作了一部中彩项目扶贫专题片,多次在迎检会、调研会、汇报会上播放,深受领导和同行好评。同时,在湖北荆楚网、湖北扶贫网、国家扶贫网、扶贫杂志社等纸媒和网媒上发表宣传报道累计达10多篇。

  (七)扶贫开发工作成绩受到了上级肯定。今年上半年,我市陆续迎接了省扶贫绩效考核、省财政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和黄冈市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扶贫责任制考核,各项工作都得到了省和黄冈市的一致好评。

  (八)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圆满完成。全市15个项目村共实施项目357个,累计投入资金6136万元,其中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125万元,整合市直部门资金3384万元,农户自筹资金及投工投劳627万元,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被国务院美文阅读扶贫办给予充分肯定,于2012年4月在四川举办的全国中彩项目培训班上,再次作经验交流发言。20xx年5月份国务院扶贫办外资管理中心和省扶扶贫办委托我市已对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验收。

  (九)机关自身建设规范运行。一是按照市委关于"迎创"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抓好机关党建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二是深入开展"两评两促"活动,加强我办机关建设,将机关党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创新型的"五型机关"创建和"双联双促"活动。三是扎实开展治庸问责活动,围绕治理"庸懒散软"现象,重申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提高干部能力素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扶贫项目实行"阳光操作",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九)机关自身建设规范运行。一是按照市委关于"迎创"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抓好机关党建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二是深入开展"两评两促"活动,加强我办机关建设,将机关党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创新型的"五型机关"创建和"双联双促"活动。三是扎实开展治庸问责活动,围绕治理"庸懒散软"现象,重申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提高干部能力素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扶贫项目实行"阳光操作",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篇二:精准一对一帮扶工作总结

  20xx年,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掉一户、不落一人"的总要求,"输血"变"造血","扶贫"与"扶智"并举,狠抓扶贫开发工作,为实施"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惠民,全力打造文化巴东、富裕巴东、智慧巴东、美丽巴东、幸福巴东"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巴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县扶贫办紧密结合扶贫工作特点,努力探索构建扶贫人才培养新模式。首先是实施乡村"能人"战略。乡村"能人",是指在乡村中在创业、营销、与技术等方面能力、德才兼备的群体,主要有创业能人、技术能人、村干部能人等。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乡村人才是关键。为此,县扶贫办通过在乡村组织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让乡村"能人"成为农村发展的"领头雁",蝶变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生力军。2015年,全县共投入各类乡村"能人"智力资金17万余元,培训乡村"能人"1900多人次,并建立了乡村"能人"数据库。截至目前,全县经乡村"能人"培训后,成为市场主体业主的乡村"能人"已超过1000人。2016年,县扶贫办将计划实施乡村"能人""双二"计划:即全年投入培训专项经费不低于20万元,全年培训乡村"能人"超过2000人。其次,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每年通过扶贫工作进行考核、评选,在全县各单位和乡镇扶贫干部中评选出一定比例的农村实用技术优秀单位和优秀工作者,并通过扶贫领导小组对其突出业绩进行表彰和奖励,让这部分人真正成为乡村"能人"的"孵化器""助力剂"。第三,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贫困村主职干部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乡镇文章扶贫干部能力的培养,并对全县扶贫干部就精准扶贫等工作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人才素质。2015年,全县共举办县乡村三级扶贫专干培训班4期,培训人次超过1200人次。在水布垭、野三关镇、清太坪镇和信陵镇开展药材、蔬菜、畜牧、银杏和核桃种植技术的"点对点"培训,总计培训1250人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同时还通过县委党校开展贫困村第一书记培训,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人才基础。

  二是树立大扶贫理念,积极开展雨露计划试点县工作。

  2014年湖北省扶贫办确定巴东县为雨露计划试点县。2015年,巴东坚持"精准扶贫、瞄准对象、直补到户、应补尽补、不漏一人、规范管理、提高实效"的工作原则,加强"雨露计划"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果,根据建档立卡确定的农村贫困户家庭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一、二、三年级)、中等职业教育教育(一、二年级)及一年以上技能培训(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除外)的在校学生,按照"应补尽补、不漏一人"要求,对每个补助对象1500元/年的补助标准,通过农村商业银行"一折通"号直补到个人。抢抓时间节点,通过紧急下发通知,动用电视、电话、网络等传输媒介,广泛宣传"改革版""雨露计划"。2015年秋季学期,州扶贫办下达1500人的"雨露计划"任务,而全县实际审核通过人数达1600人,远超州办下达计划。全年兑现补贴资金123.3万元。同时,县扶贫还加强与财政、教育、人社、计生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扶贫部门负责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补助对象的确认、动态监管等项目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补助资金的发放和监管工作;教育部门负责做好学籍调查、审核工作;计生部门结合独生子女、双女户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家庭子女、诚信计生户等项目库资料,严把审核关;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县、乡(镇)、村(社区)做好补助对象资金发放的"阳光公示",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监督,坚决杜绝和严肃查处虚报、套取、私分、截留、挪用"雨露计划"项目资金的行为。

  三是创新精准扶贫模式,"互联网 "助力电商扶贫。

  巴东县地处湖北省西部、武陵山区,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陵山区脱贫攻坚"主战场"。多年来,因为山大沟深,交通条件不好。村民外出办事、工业品进村、农产品进城极为不便,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极为缓慢。面对这个现实问题,巴东县从2013年开始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理念。在全国率先建设"农民办事不出村"电子信息系统,探索出一条技术牵引性的"微治理"模式,并逐步尝试结合"互联网 ",打造了"农民办事不出村"升级版,实现从"互联网 政务""互联网 商务"到"互联网 精准扶贫"的高速跨越。为此,县扶贫办继"九月九"巴东县第三届农村信息赶集活动中与"淘实惠"等电商成功合作,先后在各个乡镇每月巡回举办一届"互联网 精准扶贫"信息赶集活动,让贫困乡亲学会上网"淘宝",学会将藏在深闺的土特产网销山外,并通过现场示范、大户带动、电商进村、"扫盲"(网盲)行动等形式,培训"电商户""微商户",打造电商村,将贫困户引领培育为新型农民。2015年,全县已建成农村网点71个,投放"淘实惠"电子货柜108个,实现销售额达1500余万元。逐步形成了"电商 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村(户) 网店"的电商扶贫生态链,把电子扶贫延伸至偏远农村,切实增加了贫困户就业创业渠道,实现了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为精准脱贫注入了新活力。

【精准一对一帮扶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一对一教师工作总结01-21

2017精准脱贫工作总结03-15

入企帮扶工作总结11-12

社区困难帮扶工作总结12-31

细谈精准营销11-13

银行员工帮扶工作总结范文12-02

英文一对一面试11-22

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12-31

政协精准扶贫调研报告01-18

情侣间的精准预言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