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0-11-22 15:22:34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高考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距离2017年高考的时间不多了,那么高考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大家又有没有进行归纳总结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高考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高考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 古代中国的农业

  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即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耜耕: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形成原因(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作用: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4)地位和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丝织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丝织工具有花楼机。

  (2)冶金技术:

  ①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就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商朝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在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1)“市”的形成: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2)“市”的发展: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宋代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

  商业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著名商帮: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1)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基本含义: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影响: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海禁”政策:

  (1)基本含义:

  A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实行“海禁”。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B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影响: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A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民国初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1)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C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等。

  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抗战时期: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

  原因:

  A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

  B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原因:

  A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B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C国民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了解“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理解三大改造

  (1)内容: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2)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 运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大跃进”运动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的失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A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的束缚。

  B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C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E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F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3、经济体制改革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实施: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意义: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影响:

  A 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B 推动了农村改革的深入。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了解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实施: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创办经济特区:

  (1)含义: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创办:创办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A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B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3)影响:

  A 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B 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C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政府还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这些开发区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注:第一批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中属于江苏的有2个:连云港和南通。南京是第三批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中共十四大: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中共十五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与饮食变化

  服饰变迁: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有人穿西服,有人穿粗布大衫,还有人穿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依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

  饮食变化: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如磐石地沿袭下来。

  2、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1)轮船: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火车: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3)汽车: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4)飞机: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无线电报: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

  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3)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个市内电话。到1949年,电话普及率仅为0.05% 。

  3、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A 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B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

  C 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中外纪闻》等,宣传维新思想。

  D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E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F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G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电影:

  A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B 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C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

  D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高考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8-29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8-30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8-29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08-27

关于高考历史备考重要知识点汇总02-23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8-26

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记忆11-13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8-30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8-27

高二英语必修二语法知识点:倒装句之全部倒装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