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时间:2024-04-15 12:29:59 帅帅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10篇)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10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1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

  (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

  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

  (—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

  光

  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

  —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

  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

  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

  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

  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39、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

  40、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

  4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

  45、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2)从乙烯制聚乙烯(3)乙烯使溴水褪色(4)从乙醇制乙烯(5)从乙醛制乙醇(6)从乙酸制乙酸乙酯(7)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8)油脂的硬化(9)从乙烯制乙醇(10)从乙醛制乙酸

  46、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7、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

  48、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

  49、写出下列通式:(1)烷;(2)烯;(3)炔

  俗名总结:

  序号物质俗名序号物质俗名

  1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11Na2CO3纯碱、苏打

  2乙炔:电石气12NaHCO3小苏打

  3乙醇:酒精13CuSO4?5H2O胆矾、蓝矾

  4丙三醇:甘油14SiO2石英、硅石

  5苯酚:石炭酸15CaO生石灰

  6甲醛:蚁醛16Ca(OH)2熟石灰、消石灰

  7乙酸:醋酸17CaCO3石灰石、大理石

  8三氯甲烷:氯仿18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

  9NaCl:食盐19KAl(SO4)2?12H2O明矾

  10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20CO2固体干冰

  实验部分: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2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 有机物 有机小分子

  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3、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二、有机合成材料

  (1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 热固性 如:电木

  (2)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3)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的为羊毛线;无气味,且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挤压不成粉末状的为合成纤维线。

  三、“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四、开发新型材料

  1、新型材料开发的方向: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2、新型材料: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隐身材料、复合材料等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3

  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种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辩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炔)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甲醛、(增加)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1mol有机物消耗H2或Br2的最大量

  1mol有机物消耗NaOH的最大量

  由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类型NaOH水溶液、△卤代烃水解酯类水解NaOH醇溶液、△卤代烃消去稀H2SO4、△酯的可逆水解二糖、多糖的水解浓H2SO4、△酯化反应苯环上的硝化反应浓H2SO4、170℃醇的消去反应浓H2SO4、140℃醇生成醚的取代反应溴水或Br2的CCI4溶液不饱和有机物的加成反应浓溴水苯酚的取代反应Br2、Fe粉苯环上的取代反应X2、光照烷烃或苯环上烷烃基的卤代O2、Cu、△醇的催化氧化反应O2或Ag(NH3)2OH或新制醛的氧化反应Cu(OH)2酸性KMnO4溶液不饱和有机物或苯的同系物支链上的氧化H2、催化剂C=C、C≡C、-CHO、羰基、苯环的加成

  由官能团推断有机物的性质

  由反应试剂看有机物的类型

  根据反应物的化学性质推断官能团

  化学性质官能团与Na或K反应放出H2醇羟基、酚羟基、羧基与NaOH溶液反应酚羟基、羧基、酯基、C-X键与Na2CO3溶液反应酚羟基(不产生CO2)、羧基(产生CO2)与NaHCO3溶液反应羧基与H2发生加成反应(即能被还原)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酮羰基、苯环不易与H2发生加成反应羧基、酯基能与H2O、HX、X2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醛基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使溴水因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反应而褪色能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醛基、醇羟基、酚羟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发生水解反应酯基、C-X键、酰胺键发生加聚反应碳碳双键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产生多羟基降蓝色生成物能使指示剂变色羧基使溴水褪色且有白色沉淀酚羟基遇FeCI3溶液显紫色酚羟基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苯的同系物水褪色使I2变蓝淀粉使浓硝酸变黄蛋白质7.根据反应类型来推断官能团反应类型物质类别或官能团取代反应烷烃、芳香烃、卤代烃、醇、羧酸、酯、苯酚加成反应C=C、C≡C、CHO加聚反应C=C、C≡C缩聚反应COOH和OH、COOH和NH2、酚和醛消去反应卤代烃、醇水解反应卤代烃、酯、二糖、多糖、蛋白质氧化反应醇、醛、C=C、C≡C、苯酚、苯的同系物还原反应C=C、C≡C、CHO、羰基、苯环的加氢酯化反应COOH或OH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1

  引入官能团的方法引入官能团有关反应羟基-OH烯烃与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卤素原子(-X)烷烃、苯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碳碳双键C=C醇、卤代烃的消去炔烃加氢醛基-CHO醇的氧化稀烃的臭氧分解羧基-COOH醛氧化酯酸性水解羧酸盐酸化苯的同系物被KMnO4氧化酰胺水解酯基-COO-酯化反应

  消除官能团的方法

  ①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OH);③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

  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

  ①加成成环:不饱和烃小分子加成(信息题);②二元醇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成环;③二元醇和二元酸酯化成环;④羟基酸、氨基酸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小分子的成环。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杂质试剂方法硝基苯苯酚NaOH分液苯苯酚NaOH分液甲苯苯酚NaOH分液溴苯溴NaOH分液硝基苯NO2NaOH分液乙醛乙酸NaOH蒸馏乙酸乙酯乙酸Na2CO3分液乙醇乙酸CaO蒸馏乙醇水CaO蒸馏苯乙苯KMnO4、NaOH分液溴乙烷乙醇水淬取乙酸乙酯乙醇水反复洗涤甲烷乙稀溴水洗气

  有机物溶解性规律

  根据相似相溶规则,有机物常见官能团中,醇羟基、羧基、磺酸基、酮羰基等为亲水基团,硝基、酯基、C-X键等为憎水基团。当有机物中碳原子数较少且亲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物质一般易溶于水;当有机物中憎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物质一般难溶于水。

  常见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CCI4、溴乙烷、溴苯、硝基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苯、酯类、石油产品(烃)

  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关系

  CH=11,可能为乙炔、苯、苯乙烯、苯酚。

  CH=l2,可能分为单烯烃、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等。

  CH=14,可能为甲烷、甲醇、尿素[CO(NH2)2]

  常见式量相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式量为28的有:C2H4N2CO(2)式量为30的有:C2H6NOHCHO

  式量为44的有:C3H8CH3CHOCO2N2O(4)式量为46的有:CH3CH2OHHCOOHNO2

  式量为60的有:C3H7OHCH3COOHHCOOCH3SiO2(6)式量为74的有:CH3COOCH3CH3CH2COOHCH3CH2OCH2CH3Ca(OH)2HCOOCH2CH3C4H9OH

  式量为100的有:CH2=C(OH)COOCH3CaCO3KHCO3Mg3N2

  有机物的通式

  烷烃:CnH2n+2稀烃和环烷烃:CnH2n

  炔烃和二稀烃:CnH2n-2饱和一元醇和醚:CnH2n+2O饱和一元醛和酮:CnH2nO饱和一元羧酸和酯:CnH2nO2苯及其同系物:CnH2n-6

  苯酚同系物、芳香醇和芳香醚:CnH2n-6O

  有机反应类型综述

  取代反应

  从取代反应的定义知,①是一类有机反应;②是原子或原子团与另一原子或原子团的交换;③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有上有下的;④该反应前后的有机物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化;⑤取代反应总是发生在单键上;⑥这是饱和化合物的特有反应。以下的'各种反应都可属于取代反应:①卤代反应:烷烃的卤代、苯与溴。②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甲苯与浓硝酸。③磺化反应:苯与浓硝酸。④酯化反应:醇和羧酸酯化、醇和无机酸的酯化。⑤水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酯水解、二糖及多糖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

  加成反应

  从加成反应的定义知,①是一类有机反应;②加成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碳原子上;③该反应总是发生在不饱和键中的键能较小的键;④该反应中加进原子或原子团,只生成一种有机物相当于化合反应,只上不下的;⑤加成前后的有机物的结构将发生变化,炔烃变烯烃,结构由平面形变立体形;炔烃变烯烃,结构由直线形变平面形;⑥加成反应是不饱和化合物的较特有反应,另外,芳香族化合物(含苯环)也有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如烯、炔和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的加成,苯环的加成,醛基、酮基的加氢,油酸的加氢,油脂的加氢硬化等。

  消去反应:醇的消去,卤代烃的消去。

  从定义可知,①是一类有机反应;②消去反应发生在分子内;③发生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④消去反应会脱去小分子,即生成小分子;⑤消去后生成的有机物会产生双键或叁键;⑥消去前

  后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变发生变化,它与加成反应相反,因此,分

  子结构的变化正好与加成反应的情况相反。

  [消去反应规律]含有醇羟基(或卤原子)的有机物,若与醇羟基(或卤原子)所在碳原子上相邻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或与醇羟基(或卤原子)所在碳原子上无相邻碳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聚合反应

  1加聚反应含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如乙烯、氯乙烯、丁二烯等等

  2缩聚反应能通过缩合掉H2O、HX而发生缩聚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与醇羟基、酚羟基与醛基、氨基与醛基、氨基与羧基、氨基与醇羟基、酰氯中的卤原子与氨基等。

  水解反应

  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二糖和多糖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6.氧化反应

  加氧、去氢是有机化学里的氧化反应。如:醇氧化成醛,醛、甲酸、甲酸酯、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的氧化等。

  [醇发生氧化反应规律]含有醇羟基的有机物,若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或三个氢原子,则醇羟基能被氧化为醛基,进一步可被氧化为羧基;若只含有一个氢原子,则能被氧化为酮羰基;若不含有氢原子,则不能被氧化。

  还原反应

  去氧、加氢是有机化学里的还原反应。如:不饱和烃及含醛基酮基的化合物的加氢,油酯的氢化,苯加氢变为环己烷,苯乙烯加氢变成乙基环己烷等。

  酯化反应

  醇和羧酸的酯化,醇和无机酸的酯化等。

  高温分解

  甲烷的高温分解,石油的裂化,石油的裂解等。

  缩合反应

  酯化反应可看成是缩合反应,两个或几个氨基酸分子反应生成多肽也是缩合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4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 + 2Ag(NH3)2OH→2 Ag↓+ RCOONH4 + 3NH3 + H2O

  【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2 A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过量)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4)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Cu(OH)2~? Cu2+ (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8.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酚类化合物。

  9.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1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复习笔记

  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CH3CH2OH

  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水合、水化

  (1)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

  (2)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3)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

  3、名称中带“水”的物质

  (1)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

  (2)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浓__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3)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

  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②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③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

  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①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②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腐蚀。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氧化反应

  完全氧化CH3CH2OH+3O2→2CO2+3H2O

  不完全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Cu作催化剂)

  乙酸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无水乙酸又称冰乙酸或冰醋酸。

  弱酸性,比碳酸强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酯化反应醇与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_氧化物或__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一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8.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11.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

  17.向一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质量大于W×250/160g

  化学知识点笔记考点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高中化学有什么方法和技巧

  1、化学方程式要掌握牢固,知识点要清楚。

  2、做题要求质量,不能见到题就做,最好在做题前思考可能会用到什么知识点,这样不会走弯路,效率就会有所提高。

  3、做题后要进行反思,看看所做题目的求解过程,思考其他同类题目又该如何求解,最好是能举一反三。

  4、对于资料的选择,要精不要多,这样可以进行综合性强以及帮助探究性学习思维的锻炼。

  学好高中化学的技巧简介

  1、背,全背,必须背!

  你必须把课本上的知识背下来,化学是文科性质非常浓的理科。记忆力在化学上的作用最明显。不去记,注定考试不及格!因为化学与英语类似,有的甚至没法去问为什么。有不少知识能知其然,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

  2、记录,加强记忆

  找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不会的,以备平时重点复习和考试前强化记忆。只用问你一个问题:明天就要考化学了,今天你还想再复习一下化学,你复习什么?对了,只用看一下你的本本即可。

  3、及时总结,巩固提升

  有的同学不知道怎么总结,其实你明白了就很简单,比如烯烃这一节,我们可以大致按乙烯的结构、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实验室室制法、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的用途、烯烃的概念、烯烃的通式、烯烃的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烯烃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等方面进行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5

  1. 有机物性质

  (1)重要的有机物物理性质

  ①苯、四氯化碳难溶于水,与水的密度差异;(萃取)

  ②重结晶(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③相似相溶原理,除羧酸和小分子醇类物质外,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萃取);

  ④醇类在水中溶解性规律与氢键的关系,及同系物熔沸点递变规律(蒸馏);

  ⑤苯酚难溶于冷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但在大于65℃水中或转变为钠盐后溶解性好;

  ⑥甲烷四种氯代产物,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余为油状液体。

  (2)特征反应、试剂和现象

  ①现象:

  加FeCl3显紫色、加浓(饱和)溴水出白色沉淀(酚羟基);

  可以与溴水、Br2/CCl4溶液反应褪色(碳碳双键、叁键,小心苯、苯酚条件的不同);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碳碳双键、叁键、甲苯、醇、醛、酚羟基,小心SO2干扰)

  银镜、与新制Cu(OH)2反应使蓝色沉淀变为砖红色(醛基,小心甲酸酯、甲酸盐)

  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羧基)

  分层,加酸碱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分层(可能为水解)

  蛋白质的盐析、变性的区别

  ②试剂:

  液溴(苯的取代、Fe粉);饱和溴水(苯酚);溴水、Br2/CCl4(碳碳双键、叁键)

  Cu、Ag/O2或CuO(醇催化氧化);Ni/H2(碳碳双键、叁键、醛基、苯环加氢)

  浓硫酸、加热(酯化、缩聚、醇消去);浓硫酸、浓硝酸(苯的取代);

  NaOH/H2O(卤代烃水解为醇,酯碱性水解);NaOH/醇(卤代烃消去成双键);

  Na(醇、羧酸、酚);NaHCO3(羧酸);Cu(OH)2、银氨溶液(醛变羧酸)。

  ③特征反应及流程:

  醇+羧酸(酯化或缩聚),新信息反应,单卤代烃-烯-二卤-二醇,卤代烃-醇-醛-羧酸-酯。

  (3)有机性质推断必备的基础知识:

  Ⅰ各官能团的基本化学性质(方程式书写的重点是酯化、缩聚、加聚、卤代烃的消去和水解);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O-”或“苯环”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OH”、 “—COOH”。

  ⑥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羧基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⑨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即具有“—CH2OH”的.醇。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2OH”的醇,B就是醛,C应是酸。

  Ⅱ实验式→分子式→结构简式的计算、推断(及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Ⅲ同分异构体(结合实例练习基本的烃基异构、酯基/羧酸异构、苯环上的异构、顺反异构);

  Ⅳ逆推、或正逆推相结合的框图推断思路,及有机合成流程图的书写一般规范;

  Ⅴ有机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子:苯和甲苯的性质差异;水、乙醇和苯酚羟基的对比)。

  2.有机反应条件

  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④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

  ⑤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⑥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

  ⑦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2反应时,通常是X2与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2的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3.有机反应数据

  (1)根据与H2加成时所消耗H2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1mol—C=C—加成时需1molH2,1mol—C≡C—完全加成时需2molH2,1mol—CHO加成时需1molH2,而1mol苯环加成时需3molH2。

  (2)1mol—CHO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或1molCu2O↓。

  (3)2mol—OH或2mol—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molH2。

  (4)1mol—COOH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

  (5)1mol(醇)酯水解消耗1molNaOH,1mol(酚)酯水解消耗2molNaOH。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6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⑴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⑵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⑶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⑷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⑸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⑹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⑴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⑵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⑶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⑷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级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⑸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⑹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⑴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⑵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⑶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⑷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⑴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⑵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⑶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⑷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依据反应条件:

  ⑴能与NaOH反应的有:①卤代烃水解;②酯水解;③卤代烃醇溶液消去;④酸;⑤酚;⑥乙酸钠与NaOH制甲烷

  ⑵浓H2SO4条件:①醇消去;②醇成醚;③苯硝化;④酯化反应

  ⑶稀H2SO4条件:①酯水解;②糖类水解;③蛋白质水解

  ⑷Ni,加热:适用于所有加氢的加成反应

  ⑸Fe:苯环的.卤代

  ⑹光照:烷烃光卤代

  ⑺醇、卤代烃消去的结构条件:β-C上有氢

  ⑻醇氧化的结构条件:α-C上有氢

  依据反应现象

  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C═C或C≡C;

  ⑵FeCl3溶液显紫色:酚;

  ⑶石蕊试液显红色:羧酸;

  ⑷Na反应产生H2:含羟基化合物(醇、酚或羧酸);

  ⑸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

  ⑹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

  ⑺NaOH溶液反应:酚、羧酸、酯或卤代烃;

  ⑻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

  ⑼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

  ⑽能氧化成羧酸的醇:含“─CH2OH”的结构(能氧化的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

  ⑾水解:酯、卤代烃、二糖和多糖、酰胺和蛋白质;

  ⑿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还原成醇:醛;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7

  2024年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

  1,非金属单质(F2,Cl2 , O2 , S, N2 , P , C , Si)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

  一、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二、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怎么让化学知识更加有条理

  1、梳理知识树形图

  教科书上涉及的知识点是出题的蓝本,一张好的试卷会覆盖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考察,只要能梳理好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考点,并熟练掌握对应的方法技巧,高分自然很轻松。

  同学们可以根据课上的笔记,先列出章节大标题再慢慢补全每一个知识点,最后总结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方法和技巧。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坚持总结梳理,会消化吸收得更好。

  2、公式、定理归纳整理再记忆

  期末考试不同于平时考试,将考察学生一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定理、公式会非常多。而在理科类科目上,公式、定理是一切计算和做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自己动手整理归纳,结合题目集中记忆!

  3、基础计算练习

  计算作为理科的基础,本就应当得到最大的重视。但每次考试都会听到孩子们讨论又因为哪里算错数、哪里写错符号等原因丢分……重视基础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正确率不仅减少丢分,更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时间去思考各种压轴难题。

  4、综合和模拟

  如果平时没有接触过压轴题难度,在考场上解决出来的可能就很渺茫。建议大家考前选择一些综合练习,熟悉综合题的`出题套路、难度及了解对策。

  学生化学基础差怎么办

  1、重视实验,牢记方程式。

  化学的实验性非常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知道如何制取氧气,不知道化学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实验工具,那么初中化学就没有学好,因此化学实验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此外,还要记住在实验中用到的化学方程式。这通常是考试必考内容。

  2、化学复习要从“两基”开始。

  “两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随着教程的变动,“两基”成为了学生期末考试的重点,期末考试中,有近70%的的分值都是从课本上得来的,只不过是变一下形,换一种思路,有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回归课本,打牢基础才是化学期末复习的正确方向。

  3、对需要背诵的内容要加强记忆

  化学可以说是理科里面的文科,需要背诵的知识非常的多,从每一种物质到每一个反应,从每一个实验到每一个原理,都需要我们记性背诵记忆,因此,在期末的最后阶段一定要熟悉曾经背诵过的知识,便于在考试中的熟练运用。

  4、用好课堂笔记和错题本

  课堂笔记记录了老师讲解的整个过程,记录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错题本则记录了我们犯过的所有错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复习,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复习效率,减少复习时间,这也证明了了不少人厌烦的课堂笔记和错题本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8

  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如下:

  1.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

  正确,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

  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

  错误,麦芽糖和纤维素都不符合

  3.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

  正确

  4.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

  错误,应该是10-4

  5.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

  错误,加上HCl一共5种

  6.醇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错误,醇类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但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CH4O与C3H8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最多可得到7种有机产物

  正确,6种醚一种烯

  8.分子组成为C5H10的烯烃,其可能结构有5种

  正确

  9.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正确

  10.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正确,同质量的烃类,H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

  11.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正确,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

  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

  错误,单体是四氟乙烯,不饱和

  13.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

  错误,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14.甲酸脱水可得CO,CO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反应得HCOONa,故CO是甲酸的酸酐

  错误,甲酸的酸酐为:(HCO)2O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9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nH2n+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3(CH2)3CH3、CH3CH(CH3)CH2CH3、C(CH3)4 ⑵ CnH2n:单烯烃、环烷烃。如CH2=CHCH2CH3、

  CH3CH=CHCH3、CH2=C(CH3)2、2 2 、 —CH

  2—2 2 CH2—CH —CH3

  ⑶ CnH2n-2:炔烃、二烯烃。如:CH≡CCH2CH3、CH3C≡CCH3、CH2=CHCH=CH2

  ⑷ CnH2n-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CH3、CH 3CH3 CH3CH3

  ⑸ CnH2n+2O:饱和脂肪醇、醚。如:CH3CH2CH2OH、CH3CH(OH)CH3、CH3OCH2CH3 ⑹ CnH2nO: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如:CH3CH2CHO、CH3COCH3、CH2=CHCH2OH、、 、 2CH2 2CH2—CH —OH CH2—CH —CH3 CH2

  ⑺ CnH2nO2:羧酸、酯、羟醛、羟基酮。如:CH3CH2COOH、CH3COOCH3、HCOOCH2CH3、HOCH2CH2CHO、CH3CH(OH)CHO、CH3COCH2OH

  ⑻ CnH2n+1NO2:硝基烷、氨基酸。如:CH3CH2NO2、H2NCH2COOH

  ⑼ Cn(H2O)m:糖类。如:C6H12O6:CH2OH(CHOH)4CHO,CH2OH(CHOH)3COCH2OH C12H22O11:蔗糖、麦芽糖。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⑴ 烷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的书写规律:

  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⑵ 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烯烃、炔烃、醇、酮等,它们具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

  异构,书写按顺序考虑。一般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⑶ 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三种。

  3、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

  ⑴ 记忆法:

  ① 碳原子数目1~5的烷烃异构体数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② 碳原子数目1~4的一价烷基:甲基一种(—CH3),乙基一种(—CH2CH3)、丙基两种 (—CH2CH2CH3、—CH(CH3)2)、丁基四种(—CH2CH2CH2CH3、CH323 、—CH2CH(CH3)2、—C(CH3)3) CH

  ③ 一价苯基一种、二价苯基三种(邻、间、对三种)。

  ⑵ 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成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

  如:丁基有四种,丁醇(看作丁基与羟基连接而成)也有四种,戊醛、戊酸(分别看作丁基跟醛基、羧基连接而成)也分别有四种。

  ⑶ 等同转换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等同转换。

  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

  构,那么五氯乙烷有多少种?假设把五氯乙烷分子中的Cl原子转换为H原子,而H原子转换为Cl原子,其情况跟一氯乙烷完全相同,故五氯乙烷也有一种结构。同样,二氯乙烷有两种结构,四氯乙烷也有两种结构。

  ⑷ 等效氢法:等效氢指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相同位置的氢原子。等效氢任一原子若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产物都属于同一物质。其判断方法有:

  ①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

  ②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CH3中氢原子等效。如:新戊烷中的`四个甲基连接于同一个碳原子3 3CH3———CH3 分③ 同一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或轴对称)位置的氢原子等效。如:子中的18个氢原子等效。 上,故新戊烷分子中的12个氢原子等效。 CH3 CH3

  三、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⑴ 定主链:就长不就短。选择分子中最长碳链作主链(烷烃的名称由主链的碳原子数决定) ⑵ 找支链:就近不就远。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

  ⑶ 命名:

  ① 就多不就少。若有两条碳链等长,以含取代基多的为主链。

  ② 就简不就繁。若在离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同时出现不同的取代基时,简单的取代基优先编号

  (若为相同的取代基,则从哪端编号能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就从哪一端编起)。 ③ 先写取代基名称,后写烷烃的名称;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相同的取代基合并以汉字数字标明数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链碳原子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明写在表示取代基数目的汉字之前,位置编号之间以“,”相隔,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以“—”相连。

  ⑷ 烷烃命名书写的格式:

  简单的取代基

  2、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⑴ 定母体: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确定母体。如: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以烯为母体,化

  合物的最后名称为“某烯”;含醇羟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别以醇、醛、酸为母体;苯的同系物以苯为母体命名。

  ⑵ 定主链:以含有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⑶ 命名:官能团编号最小化。其他规则与烷烃相似。

  如:复杂的取代基 主链碳数命名 3 OH CH3 CH3—2 CH3———CH3,叫作: 2,3—二甲基—2—丁醇 ,叫作:2,3—二甲基—2—乙基丁醛 CH3———CHO CH3 CH3

  四、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1、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

  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

  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

  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

  5、挥发性:

  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

  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五、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六、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2、无机物:

  ⑴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⑵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⑶ + 2价的Fe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3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 变色

  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 +⑷ Zn、Mg等单质 如 Mg + Br2 === MgBr2 (其中亦有Mg与H、Mg与HBrO的反应) ⑸ -1价的I(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等强碱、Na2CO3和AgNO3等盐

  Br2 +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H2O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七、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

  2、无机物:

  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⑷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 双氧水(H2O2)

  【例题】

  例1 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

  A. C3H8 B. C4H10 C. C5H12 D. C8H18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了判断同分异构体的等效氢法。

  〖解题思路〗主要通过各种同分异构体分子的对称性来分析分子中的等效氢。

  C3H8、C4H10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中都存在两种等效氢,所以其各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应该有两种。

  从CH4、C2H6的结构看,其分子中H原子都等效。因而它们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的衍生物分子中的氢原子也分别都是等效的。故C5H12、C8H18的各一种同分异构体C(CH3)4、(CH3)3C—C(CH3)3一氯代物各有一种。

  〖答案〗CD

  例2 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12C与13C B. O2和O3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10

  有机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 验(水浴温度为6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 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 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⑵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和"溴苯的制取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 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 和NO2,因此,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6、注意搅拌

  注意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目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应,以便反应放出的气体和大量的热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

  ⑴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

  ⑵石油蒸馏实验。

  8、注意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掉;

  ⑵"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文章:

Java基础知识点归纳03-05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干货11-29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04-03

Java知识点归纳03-09

有理数知识点总结归纳04-03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2-09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1-10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07-26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03-10

小学英语入门知识点归纳总结03-26